城市發展誘發或累積新的地方記憶,地方記憶則是審視城市發展的窗口,城市的發展不僅是外在形貌的變化,也是都市住民對於自身生活環境變遷的肆應與思考。台中市作為台灣中部的首善之區,集政治、經濟、金融、產業、交通樞紐於一身,然其快速變遷的歷程卻是自清末設省城於此迄今百餘年間發展的結果。
- 雍正11年(1733)犁頭店街與大墩街為官方控管台中盆地的據點
- 光緒13年(1887)劉銘傳奏請於橋仔頭設置台灣省城
- 明治35年(1902)台中廳公布整併後之街庄名稱,「東大墩」與「台中」二個「土名」合併為台中街,今台中市的原型於焉出現。
- 明治市區改正工程開闢,改善過去容易積水氾濫的問題。綠川沿岸常見之為碾米之需所興建的水碓,也因失去動力而拆除。
- 明治38年(1905)再將樹仔腳庄、番婆庄與半坪厝庄等庄併入,台中區的範圍因而再擴大。
- 明治44年(1911),台中廳再度公告市區改正計畫,大幅改變了清代以來大墩街的樣貌,拆除舊市街,擴張市區規模,奠定日治時期以迄於今台中市的市區格局。
- 大正9年(1920),實行州制,台中州下設台中市,由原台中區改制而成。
- 大正10年完工,市區道路長度累積至202.7公里。現今台中市區之規模已完全出現。
- 民國45年(1956),公布台中市都市計畫,擴大都市計畫範圍至三個屯區,並規劃新增學校、市場,公園、園林大道與各級道路等,以因應未來二十年都市發展的需要。
- 民國54年(1965)開始辦理第一期市地重劃,市區範圍陸續向西屯北屯與南屯擴張,各期重劃區陸續完成,台中市的都市軸線開始翻轉,都市景觀因此大幅改變。屯區日益繁榮,逐漸取代了原台中市區的繁華。
- 民國99年(2010)12月,台中市升格為直轄市,行政區增加為29區。
台中市在台灣歷史發展與台灣文化中的定位,實由其本身歷史發展的脈絡來決定,由城市變遷與地方記憶相互交揉所呈現的城市風貌,既是一種展現的過程,也是一種詮釋的結果,此計畫選擇四個主題來反映時代變遷的各種面貌,包含:臺中行啟路線、百年臺中公園、省城的記憶、現代都市的意象,並透過Historypin平台所做的展現與詮釋能更強化凸顯其獨特性與在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