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數位文化中心「數位人文創新價值體驗應用研究計畫」

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執行

階段目標

本計畫的目的在於透過地方記憶去思考、詮釋與展現台中市都市發展的紋理,探討其在台灣歷史發展中的城市文化定位。在方法上經由圖像所建置的古今交融情境來呈現,嘗試在文字之外,建立起一種書寫的形式,藉由觀看與體驗的過程,達到對於台中市都市發展紋理的認識。

大墩 >>> 台中

台中市作為臺灣中部的首善之區,集政治、經濟、金融、產業、交通樞紐於一身,其歷程自清末設省城於此迄今百餘年間發展的結果。

劉銘傳奏請於橋仔頭(今霧峰林家)設置台灣省城

- 光緒13年(1887年)

施行民政,原台灣縣改稱為台中縣,「台中」開始作為一個行政區域名稱。此後,臺灣地方制度歷經多次變遷,台中的範圍也增加擴大,但大墩街與省城所在城其以來一直作臺灣中部行政中心的所在地。

- 明治29年(1896年)

台中廳整併大墩街與原省城區域,今台中市的原型於焉出現。

- 明治35年(1902年)

將樹仔腳庄(今台中南區樹義、樹德兩里)、番婆庄(今大慶火車站)與半坪厝庄併入

- 明治38年(1905年)

實行州制,台中州下設台中市,由原台中區改制而成。

- 大正9年(1920年)

台中市政府辦公大樓遷移至西屯區知台中心市政大樓,中部行政中心至此轉移至新興的西屯地區。

- 民國99年(2010年)

未來規劃

人文的覺醒、城市的紋理

文化協會、農民組合、台共、櫟社、謝雪紅與台中、城市文學地圖、霧峰林家、尋找老樹之旅、宗祠家廟巡禮、民俗節慶之旅、古厝老宅之旅、舊聚落巡禮



計畫內容

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從日治時代到民國



城市發展誘發或累積新的地方記憶,地方記憶則是審視城市發展的窗口,城市的發展不僅是外在形貌的變化,也是都市住民對於自身生活環境變遷的肆應與思考。台中市作為台灣中部的首善之區,集政治、經濟、金融、產業、交通樞紐於一身,然其快速變遷的歷程卻是自清末設省城於此迄今百餘年間發展的結果。
  • 雍正11年(1733)犁頭店街與大墩街為官方控管台中盆地的據點
  • 光緒13年(1887)劉銘傳奏請於橋仔頭設置台灣省城
  • 明治35年(1902)台中廳公布整併後之街庄名稱,「東大墩」與「台中」二個「土名」合併為台中街,今台中市的原型於焉出現。
  • 明治市區改正工程開闢,改善過去容易積水氾濫的問題。綠川沿岸常見之為碾米之需所興建的水碓,也因失去動力而拆除。
  • 明治38年(1905)再將樹仔腳庄、番婆庄與半坪厝庄等庄併入,台中區的範圍因而再擴大。
  • 明治44年(1911),台中廳再度公告市區改正計畫,大幅改變了清代以來大墩街的樣貌,拆除舊市街,擴張市區規模,奠定日治時期以迄於今台中市的市區格局。
  • 大正9年(1920),實行州制,台中州下設台中市,由原台中區改制而成。
  • 大正10年完工,市區道路長度累積至202.7公里。現今台中市區之規模已完全出現。
  • 民國45年(1956),公布台中市都市計畫,擴大都市計畫範圍至三個屯區,並規劃新增學校、市場,公園、園林大道與各級道路等,以因應未來二十年都市發展的需要。
  • 民國54年(1965)開始辦理第一期市地重劃,市區範圍陸續向西屯北屯與南屯擴張,各期重劃區陸續完成,台中市的都市軸線開始翻轉,都市景觀因此大幅改變。屯區日益繁榮,逐漸取代了原台中市區的繁華。 
  • 民國99年(2010)12月,台中市升格為直轄市,行政區增加為29區。


台中市在台灣歷史發展與台灣文化中的定位,實由其本身歷史發展的脈絡來決定,由城市變遷與地方記憶相互交揉所呈現的城市風貌,既是一種展現的過程,也是一種詮釋的結果,此計畫選擇四個主題來反映時代變遷的各種面貌,包含:臺中行啟路線、百年臺中公園、省城的記憶、現代都市的意象,並透過Historypin平台所做的展現與詮釋能更強化凸顯其獨特性與在地性。


今昔對照





Historypin是一個開放的地理資訊協作平台,符合這樣的定義:「基於 Web 2.0 技術以及網路公民概念所發展的新思維,企圖透過方便的網際網路與雙向互動的介面機制,匯集廣大群眾所收集的資料,達到資料更新維護的目的。(蔡博文, 2011)」在2011年Historypin發展之初即獲得各界關注,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研究專題中心也在當時就寫了一篇介紹文章,特別以其舊照片與Google街景結合的特色功能,強調這個平台能讓民眾一窺古今差異,對於地方的歷史與轉變有更深刻的印象。


Historypin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功能更為完善,也適合用來做主題式的數位典藏,而歷年的數位典藏計畫未見採用Historypin,故本計畫希望能藉此建立此平台的典藏模式示範,提供給各界參考。像是「台中州廳」透過下列的對照,將歷史照片與google街景套疊在一起,感受不同時代的味道更容易讓使用者體驗虛實混合空間、歷史再現與創造數位地方感的效果。





本計畫的重點在於探討各別的景點如何拚起一幅幅圖像這些圖像在歷史現場(也是現在的空間)的交錯呈現,本身又具有文化景觀的意涵,配合都市紋理的內涵,即成為展示的動線。

在執行方式上,將日治時期相關圖書、期刊與報紙等出版品,或是個人的典藏收集整理之照片、圖片、地圖、古文書、文學作品、影音訪談等媒材,加上空間資訊,以使得資料本身具有時間與空間的向度,再彙整於Historypin呈現。

2015年1月13日 星期二

Historypin APP



本計畫完成的數位形式再現將不僅只是在桌上型電腦上靜態瀏覽,透過Historypin App所具有之行動性、現場性與即時性的特色,能將文史內容隨身化呈現於行動載具,將歷史場景與現今景況加以結合,透過影像、圖像或文字,使用者可以在現今同樣的位置去體驗過去的現場,深入歷史的場景,達到文化體驗的目的。





Copyright © 2015國立中興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